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刑事補償法與國家賠償法之差異

刑事補償法與國家賠償法之差異

1.刑事補償vs國家賠償
一為刑事有關之案件(刑事、軍事、少年案件)。
另一,不限類型。

2.補償與賠償經費(預算)來源
一為國庫
一為各級政府
3.協議與否
刑事補償無協議程序
4.公務員故意過失要件
刑事補償法:不限於公務員之故意過失。
國賠:限公務員故意或過失。設施:則採無過失責任。
5.決定書時限
刑事:3個月
國賠:1個月
6.對決定書不服之處理
刑事補償法: 對刑事補償庭提出
國賠法: 對該地管轄法院提出損害賠償之訴
----------------------------------------------------------------
刑事補償法 (100.07.06) 原名稱: 冤獄賠償法

-----------------------------------
修正重點:
一、把「冤獄賠償法」名稱改為「刑事補償法」
二、可請求補償之種類擴大
舊法只有人民受羈押、收容、刑罰、感化教育及強制工作的才可以請求補償,新法增訂鑑定留置及強制工作以外之拘束人身自由的保安處分,例如:刑法規定的監護、禁戒、強制治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等處分,也可以請求補償。

三、擴大請求補償的程序事由範圍

舊法只有規定人民經檢察官作成不起訴處分,或經法院無罪及不受理判決、不付審理或不付保護處分及撤銷強制工作處分的,才可以請求補償,新法增加檢察官撤回起訴、法院裁定駁回起訴、法院判決免訴、撤銷保安處分或駁回保安處分聲請、拘束人身自由的期間超過有罪判決所定的刑或保安處分期間,及同一案件經重複判決的情形,都可以請求補償。

四、減縮不得請求補償之事由
釋字第670號解釋,不能以故意或重大過失為理由而駁回冤賠的請求,刑事補償法已經將這項要件刪掉,將來法院再也不可以用請求人的行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而駁回請求。

五、明定補償金額之決定標準。另為避免補償失當或浮濫,增訂補償請求之受害人具有可歸責事由者,得分別情節不予或酌減補償金額之決定標準。

六、假如是因受害人意圖招致犯罪嫌疑,而為誤導偵查或審判的行為所導致的可不補償
七、明訂補償金額之決定標準
增訂易服社會勞動之補償標準,易服社會勞動執行之補償,依其執行折算的日數,以新臺幣750元以上1500元以下折算一日支付之。
死刑執行的補償,除其羈押依規定補償外,並應按受刑人執行死刑當年度國人平均餘命計算受刑人餘命,以新臺幣5000元折算一日支付撫慰金。但其總額不得低於新臺幣1000萬元。

八、酌減補償金額之決定標準
補償請求的受害人具有可歸責事由時,就其個案情節,依社會一般觀念,認補償金顯然過高時,受理補償事件機關可以在1000元到2999元的範圍內酌定補償金額。

九、保障程序利益
初審決定機關,應該傳喚補償請求人、代理人並給予陳述意見的機會。

十、增訂補償後對公務員求償規定

十一、釐清補償與國家賠償之關係

受害人依刑事補償法所得的補償外,假如請求人還有其他損害,在符合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情形下,請求人還可以依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請求國家賠償

十二、增訂「回溯五年條款」。

資料來源:司法院
-------------------------------------------------------------------------------------

法規名稱 : 刑事補償法 (民國 100 年 07 月 06 日修正)

第 1 條
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或少年事件處理法受理之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受害人得依本法請求國家補償:
一、因行為不罰或犯罪嫌疑不足而經不起訴處分或撤回起訴、受駁回起訴裁定或無罪之判決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
二、依再審、非常上訴或重新審理程序裁判無罪、撤銷保安處分或駁回保安處分聲請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
三、因無付保護處分之原因而經不付審理或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前,曾受鑑定留置或收容。
四、因無付保護處分之原因而依重新審理程序裁定不付保護處分確定前,曾受鑑定留置、收容或感化教育之執行。
五、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期間,或刑罰之執行逾有罪確定裁判所定之刑。
六、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期間、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逾依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確定判決所定之刑罰或保安處分期間。
七、非依法律受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



第 2 條
依前條法律受理之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受害人亦得依本法請求國家補償:
一、因行為不罰或犯罪嫌疑不足以外之事由而經不起訴處分或撤回起訴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事由即應認行為不罰或犯罪嫌疑不足。
二、免訴或不受理判決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如有證據足認為如無該判決免訴或不受理之事由即應為無罪判決。
三、依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判決免訴或不受理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判決免訴或不受理之事由即應為無罪判決。
四、因同一案件重行起訴或曾經判決確定而經不起訴處分、免訴或不受理判決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且該同一案件業經判決有罪確定。
五、因同一案件重行起訴或曾經判決確定,依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判決免訴或不受理確定前,曾受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刑罰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之執行,且該同一案件業經判決有罪確定。
六、因死亡或刑法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之事由而經不付審理或不付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前,曾受鑑定留置或收容,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事由即應認無付保護處分之原因。


第 3 條
前二條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請求補償
一、因刑法第18條第1項或第19條第1項規定之事由而受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時,如有證據足認為無該事由即應起訴或為科刑、免刑判決。
二、因判決併合處罰之一部受無罪之宣告,而其他部分受有罪之宣告時,其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期間未逾有罪確定裁判所定之刑、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期間。

第 4 條
補償請求之事由係因受害人意圖招致犯罪嫌疑,而為誤導偵查或審判之行為所致者,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得不為補償。
前項受害人之行為,應經有證據能力且經合法調查之證據證明之。

第 5 條
少年保護事件之補償請求,係因受害人不能責付而經收容所致者,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得不為一部或全部之補償。

第 6 條
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及徒刑、拘役、感化教育或拘束人身自由保安處分執行之補償,依其羈押、鑑定留置、收容或執行之日數,以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折算一日支付之。
罰金及易科罰金執行之補償,應依已繳罰金加倍金額附加依法定利率計算
之利息返還之。
易服勞役執行之補償,準用第一項規定支付之。
易服社會勞動執行之補償,依其執行折算之日數,以新臺幣七百五十元以
上一千五百元以下折算一日支付之。
沒收、追徵、追繳或抵償執行之補償,除應銷燬者外,應返還之;其已拍
賣者,應支付與賣得價金加倍之金額,並附加依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死刑執行之補償,除其羈押依第一項規定補償外,並應按受刑人執行死刑
當年度國人平均餘命計算受刑人餘命,以新臺幣五千元折算一日支付撫慰
金。但其總額不得低於新臺幣一千萬元。
羈押、鑑定留置或收容之日數,應自拘提、同行或逮捕時起算。

第 7 條
補償請求之受害人具有可歸責事由者,就其個案情節,依社會一般通念,認為依第六條之標準支付補償金顯然過高時,得依下列標準決定補償金額:
一、羈押、鑑定留置、收容、徒刑、拘役、感化教育、拘束人身自由保安
處分及易服勞役執行之補償,依其執行日數,以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三
千元未滿之金額折算一日支付之。
二、罰金及易科罰金之補償,依已繳納罰金附加依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返
還之。
三、易服社會勞動執行之補償,依其執行折算之日數,以新臺幣二百元以
上五百元未滿之金額折算一日支付之。
四、沒收、追徵、追繳或抵償執行之補償,其已拍賣者,依賣得價金附加
依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支付之。
前項受害人可歸責之事由,應經有證據能力且經合法調查之證據證明之。

第 8 條
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決定第六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六項或前條
第一款、第三款之補償金額時,應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公務員行為違法或不當之情節。
二、受害人所受損失及可歸責事由之程度。

第 9 條
刑事補償,由原處分或撤回起訴機關,或為駁回起訴、無罪、免訴、不受理、不付審理、不付保護處分、撤銷保安處分或駁回保安處分之聲請、諭知第一條第五款、第六款裁判之機關管轄。但依第一條第七款規定請求補償者,由為羈押、鑑定留置、收容或執行之機關所在地或受害人之住所地、居所地或最後住所地之地方法院管轄;軍法案件,由地方軍事法院管轄
前項原處分或裁判之軍事審判機關,經裁撤或改組者,由承受其業務之軍事法院或檢察署為管轄機關。

第 10 條
補償之請求,應以書狀記載下列事項,向管轄機關提出之:
一、補償請求人姓名、性別、年齡、住所或居所。
二、有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年齡、住所或居所。
三、請求補償之標的。
四、事實及理由,並應附具請求補償所憑之不起訴處分書、撤回起訴書,或裁判書之正本或其他相關之證明文件。
五、管轄機關。
六、年、月、日。

第 11 條
受害人死亡者,法定繼承人得請求補償。
前項之請求,除死亡者係受死刑之執行者外,不得違反死亡者本人或順序在前繼承人明示之意思。

第 12 條
繼承人為請求時,應釋明其與死亡者之關係,及有無同一順序繼承人。
繼承人有數人時,其中一人請求補償者,其效力及於全體。但撤回請求,應經全體同意。

第 13 條
補償之請求,應於不起訴處分、撤回起訴或駁回起訴、無罪、免訴、不受理、不付審理、不付保護處分、撤銷保安處分或駁回保安處分之聲請、第一條第五款或第六款之裁判確定日起二年內,向管轄機關為之。但依第一 條第七款規定請求者,自停止羈押、鑑定留置、收容或執行之日起算。

第 14 條 補償之請求,得委任代理人為之。
委任代理人應提出委任書。
代理人撤回請求,非受特別委任不得為之。

第 15 條
補償之請求,得於決定前撤回。
請求經撤回者,不得再請求。

第 16 條
補償之請求,違背法律上之程式,經定期命其補正,而逾期不補正者,應以決定駁回之。

第 17 條
受理補償事件之機關認為無管轄權者,應諭知移送於管轄機關;認為已逾請求期間或請求無理由者,應以決定駁回之;認為請求有理由者,應為補償之決定。
前項機關,應於收到補償請求後三個月內,製作決定書送達於最高法院檢察署及補償請求人。
前項之送達,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
補償之請求,經受理機關決定後,不得以同一事由,更行請求。

第 18 條
補償請求人不服前條第一項機關之決定者,得聲請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覆審
補償決定違反第一條至第三條規定,或有其他依法不應補償而補償之情形
者,最高法院檢察署亦得聲請覆審。

第 19 條
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法官,由司法院院長指派最高法院院長及法官若干人兼任之,並以最高法院院長為審判長。
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職員,由司法院調用之。

第 20 條
聲請覆審,應於決定書送達後二十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經原決定機關,向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為之。

第 21 條
不利於補償請求人之決定確定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足以影響原決定之結果者,原補償請求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法定繼承人得向為原確定決定機關聲請重審: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二、原決定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
三、原決定所憑之證物已證明其為偽造或變造。
四、原決定所憑之證言、鑑定或通譯已證明其為虛偽。
五、參與原決定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或法官、軍事審判官因該補償決定
事件犯職務上之罪已經證明者,或因該事件違法失職已受懲戒處分。
六、發現確實之新證據。

第 22 條
聲請重審,應於決定確定之日起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其聲請之事由發生或知悉在確定之後者,上開不變期間自知悉時起算。但自決定確定後已逾五年者,不得聲請。

第 23 條
聲請重審,應以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確定決定之繕本及證據,向原確定決定機關為之。

第 24 條
受理重審機關認為無重審理由,或逾聲請期限,或聲請程式不合法者,應以決定駁回之;認為聲請有理由者,應撤銷原決定,並更為決定。
聲請重審,經受理機關認為無理由駁回後,不得以同一事由,更行聲請。

第 25 條
重審之聲請,得於受理機關決定前撤回之。重審之聲請經撤回者,不得更以同一事由,聲請重審。
撤回重審之聲請,應提出撤回書狀。

第 26 條
聲請人依本法聲請重審或撤回時,準用第十二條第二項及第十四條規定。

第 27 條
原決定機關應於決定確定後十日內,將主文及決定要旨公告,並登載公報及受害人所在地之報紙。

第 28 條
補償支付之請求,應於補償決定送達後五年內,以書狀並附戶籍謄本向原決定機關為之,逾期不為請求者,其支付請求權消滅。
繼承人為前項請求時,準用第十二條之規定。
受害人就同一原因,已依其他法律受有賠償或補償者,應於依本法支付補
償額內扣除之。

第 29 條
補償請求權及補償支付請求權,均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第 30 條
補償金之支付、罰金或沒收物之返還,應於收受請求支付或返還請求書狀
後十五日內為之。

第 31 條
補償事件繫屬中有本案再行起訴、再審或重新審理之聲請時,於其裁判確
定前,停止補償審理之程序。
前項停止之程序,於本案再行起訴、再審或重新審理之裁判確定時,續行
之。

第 32 條
補償決定確定後,有本案再行起訴、再審或重新審理之聲請時,於其裁判
確定前,停止補償之交付。
前項情形,本案重新審理經裁定保護處分確定時,其決定失其效力;本案
再行起訴或再審經判決有罪確定時,於判決諭知刑罰或保安處分期間之範
圍內,其決定失其效力。

第 33 條
前條第二項之情形,已為補償之支付者,原決定機關就補償決定失其效力
部分,應以決定命其返還。
前項決定,具有執行名義。

第 34 條
補償經費由國庫負擔。
依第一條所列法律執行職務之公務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而違法,致生補
償事件者,補償機關於補償後,應依國家賠償法規定,對該公務員求償
前項求償權自支付補償金之日起,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行使求償權,應審酌公務員應負責事由輕重之一切情狀,決定一部或全部
求償。被求償者有數人時,應斟酌情形分別定其求償金額。

第 35 條
刑事補償審理規則,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刑事補償事件之初審決定機關,應傳喚補償請求人、代理人,並予陳述意
見之機會。但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不在此限。
刑事補償程序,不徵收費用。

第 36 條
本法於外國人準用之。但以依國際條約或該外國人之本國法律,中華民國
人民得享同一權利者為限。

第 37 條
受害人有不能依本法受補償之損害者,得依國家賠償法之規定請求賠償。

第 38 條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依軍事審判法受理
之案件,亦適用之。
依前項規定請求補償者,應自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
文施行之日起二年內為之。

第 39 條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有第二十一條得聲
請重審事由者,應自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之
日起二年內為之。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一日修正施行前五年,依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年六
月十三日修正前條文第二條第三款駁回請求賠償之案件,受害人得自中華
民國一百年九月一日起二年內,以原確定決定所適用之法律牴觸憲法為由
,向原確定決定機關聲請重審

第 40 條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一日修正施行前,補償支付請求權消滅時效業已
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未完成者
,得於本法修正施行之日起五年內行使請
求權。但自其時效完成後,至本法修正施行時已逾五年者,不在此限。

第 41 條 本法自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一日施行。

------------------
法規名稱 : 國家賠償法 (民國 69 年 07 月 02 日 公發布)
第 1 條
本法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二十四條制定之。

第 2 條 (國家賠償責任(一))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謂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亦同。
前項情形,公務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

第 3 條 (國家賠償責任(二))
公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損害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就損害原因有應負責任之人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

第 4 條 (視同公務員)
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團體,其執行職務之人於行使公權力時,視同委託機關之公務員。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亦同。
前項執行職務之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受委託之團體或個人有求償權。

第 5 條 (補充法)
國家損害賠償,除依本法規定外,適用民法規定。

第 6 條 (特別法)
國家損害賠償,本法及民法以外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

第 7 條 (賠償方法)
國家負損害賠償責任者,應以金錢為之。但以回復原狀為適當者,得依請求,回復損害發生前原狀。
前項賠償所需經費,應由各級政府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 8 條 (時效期間)
賠償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時起,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損害發生時起,逾五年者亦同。
第二條第三項、第三條第二項及第四條第二項之求償權,自支付賠償金或回復原狀之日起,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第 9 條 (賠償義務機關)
依第二條第二項請求損害賠償者,以該公務員所屬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依第三條第一項請求損害賠償者,以該公共設施之設置或管理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前二項賠償義務機關經裁撤或改組者,以承受其業務之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無承受其業務之機關者,以其上級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不能依前三項確定賠償義務機關,或於賠償義務機關有爭議時,得請求其上級機關確定之。其上級機關自被請求之日起逾二十日不為確定者,得逕以該上級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 10 條 (書面請求及協議書)
依本法請求損害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之。
賠償義務機關對於前項請求,應即與請求權人協議。協議成立時,應作成協議書,該項協議書得為執行名義。


第 11 條 (訴訟)
賠償義務機關拒絕賠償,或自提出請求之日起逾三十日不開始協議,或自開始協議之日起逾六十日協議不成立時,請求權人得提起損害賠償之訴
但已依行政訴訟法規定,附帶請求損害賠償者,就同一原因事實,不得更行起訴。
依本法請求損害賠償時,法院得依聲請為假處分,命賠償義務機關暫先支付醫療費或喪葬費。

第 12 條 (訴訟之補充法)
損害賠償之訴,除依本法規定外,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第 13 條 (有審判職務公務員侵害人民權利)
有審判或追訴職務之公務員,因執行職務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就其參與審判或追訴案件犯職務上之罪,經判決有罪確定者,適用本法規定。

第 14 條 (公法人之準用)
本法於其他公法人準用之。

第 15 條 (外國人之適用)
本法於外國人為被害人時,以依條約或其本國法令或慣例,中華民國人得在該國與該國人享受同等權利者為限,適用之。

第 16 條 (施行細則)
本法施行細則,由行政院定之。

第 17 條 (施行日)
本法自中華民國七十年七月一日施行。


--------------------
2011.10.24
BY Wan-Li YANG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第一堂課
專有名詞
母體population(用參數)
樣本sample(用統計量)
參數parameter
統計量statistic
觀測值Observations
平均數(mean)
中位數(median)
描述資料分散(spread)程度的統計數字:
1.四分位(quartiles)
2.四分位間距(Interquartile range)

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眾數Mode
============
變異數(Variance)
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變異係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離差(deviation)
離差值與自由度



http://www1.nttu.edu.tw/yenlee/new_page_10.htm

統計中英對照:
http://home.educities.edu.tw/rebecca0924/key/key.htm




第三堂100.10.14
(第四章)
http://idv.sinica.edu.tw/ckuan/ppt/ch10.ppt

OLS[PPT] 簡單迴歸模型的基本假設
http://homepage.ntu.edu.tw/~khsu/stat/regression2.ppt


TSS = Total Sum of Square
RSS = Residual of Sum square
ESS = Explained Sum of square

R2 是指 ESS 佔 TSS 的多少

R2 =ESS/TSS

http://www.sy-econ.org/other/statis/statis-reg-linear-r2.html

(第五章)
單邊與雙邊檢定 (one sided and two sided test)
http://www2.kuas.edu.tw/prof/tsungo/www/Publish/Statistical%20Inference.pdf

Ho : null
Ha

confidence interval信賴區間
通常科學家有興趣的是母體,但是常常無法收集到母體的資料,因此有了「抽樣」的產生。利用抽樣來的樣本證據,推論母體的真實情況才是我們的目的!事實上呢,樣本不等於母體,因此結果會有「不確定性」。這「不確定性」可以利用機率、抽樣誤差作量化的描述,產生了之後的:信賴區間、顯著性檢定、卡方檢定等…

利用估計信賴區間,協助判斷我們母體的真實情況,通常比較嚴謹的paper會強迫表格內要附上信賴區間
(資料來源:http://r97846001.blog.ntu.edu.tw/2010/03/23/confidence-interval/ )

P值
*p<0 .05="" p="">p值定義: 測試結果有百分之幾的可能是由於機率的關係。(出錯的機率)。
p<0 .05="" nbsp="" p="">結論寫法: 只有兩種:顯著和不顯著,不應該用「非常顯著」或very significant這樣的詞語。



資料來源:
1.SPSS操作步驟:
http://www.math168.com/sxsy/SPSS_PPT/1.pdf
2.SPSS使用方法:
http://docs.google.com/viewer?a=v&q=cache:UhCr7p-TA4IJ:www.lib.whu.edu.cn/peixunfile/SPSS.ppt+SPSS+%E6%93%8D%E4%BD%9C%E6%AD%A5%E9%A9%9F&hl=zh-TW&pid=bl&srcid=ADGEESjTaULlj6_zjIN16I9HoqVw7d7Hl-HeBKVdj3LbmwusHYErKJEG0amGn9Qv1WsqQ3H7A2UaDDiEIYpeBwgX-N1uImnnlmuID7kJ_9YgOhowRL1PjY0bhGUqZouP-lLJbHGIEjh5&sig=AHIEtbTZVfCV3D0Uc-TdcMMoSoaYg6kHrA
3.簡單線性迴歸的SPSS操作方法 ***http://biostatistics.cmu.edu.tw/online/teaching_corner_032.pdf

4.SPSS操作手冊 **http://www.cyut.edu.tw/~hcchen/downdata/spss-menu.pdf

5. P值: http://newgenerationresearcher.blogspot.tw/2009/11/p.html


Youtube1. regressi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37vJENbC4M

2.變異數分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eRpOv0T6o

3.二因子混合變異數分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eRpOv0T6o

2011.10.16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法律常見問題集03 How to find a good lawyer to represent you?

法律常見問題集03
10.如何找律師(辯護人)?How to find a good lawyer to represent you?


Because it can sometimes b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a good lawyer from a mediocre one, it is important that you do your research thoroughly.

一:親友介紹
找「有委任過律師」之親友介紹,似乎優於「有認識律師」之親友介紹
Ask close friends or family members for a recommendation.

二:諮詢法律服務到有免費法律諮詢之地方詢問
與找醫生看診一樣,總是需要找到自己病痛之診別較佳。
  
三:上司法院網站(高度推薦)1.根據案件類型,到司法院網站搜尋判決書(參考網址http://210.69.124.223/FJUD/index.htm)
2.先判斷自己的案件屬於民事ˋ刑事類型
3.再輸入自己案件之重要關鍵字

比較同類案件中,那些律師經常出現,勝率較高,即可知該律師是否符合您的掛診科別。

Check: 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
This website provides almost all cases in Tawian, except sexual abuse cases ect. So, you can check lawyers' professional field and win rate. Very practical and useful website. However, all written judgements online are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nly. This is a bit difficult for expats.

四、查詢當地律師公會
查詢律師公會之目的乃是希望了解律師有無律師執照,有無遭到停職等。

Check with your state's bar association to be sure the lawyer you are considering is licensed to practice in your state and that she has not been disbarred or suspended.

資料來源:
1. How to Find a Good Lawyer to Represent You eHow.com http://www.ehow.com/how_2153348_good-lawyer-represent.html#ixzz1arN9LQLX

2.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東分會執行秘書 廖頌熙,如何找到好律師 ,
http://blog.roodo.com/laf/archives/2045869.html

3.如何選擇好律師:
http://www.rclaw.com.tw/SwTextDetail.asp?Gid=3459


BY WANLI YANG
2011.10.15
KH CITY

Taiwan Law Review Journal

Taiwan Law Review (Journal)
期刊
台大法學論叢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法學講座
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法學叢刊
法學新論
法學研究
月旦法學雜誌
台灣法學雜誌
中研院法學期刊
國家菁英季刊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研考雙月刊
台灣教育

月旦法學教室
中興法學
月旦裁判時報
嶺東學報
政大法學評論
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東吳法律學報
法令月刊
律師雜誌
植根雜誌
司法改革雜誌
比較法研究
軍法專刊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法務通訊
萬國法律

(以下為簡體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
北大法律網
比較法研究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

英文期刊
JIEL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JIL
JWT
BYIL
Temp Int’l & Comp LJ
L L. REV
INST FOR LAW & ECON RESEARCH PAP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FLICT PREVENTION & RESOLUTION
AMERICA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
FORDHAM LAW REVIEW
VANDERBILT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

MELBOUR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CONTEMPORARY ASIA ARBITRATION JOURNAL
UNIVERSITY OF MIAMI INTER-AMERICAN LAW REVIEW
EJIL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SOAS SCHOOL OF LAW RESEARCH PAPER
DUKE L.J.
ESSAYS IN TRANSNATIONAL ECONOMIC LAW


投SCI/SCIE期刊
TSSCI / EI / IEEE / SCI / SSCI / CSSCI

SCI 是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縮寫,SSCI 是 Social socience citation index,兩者就是期刊索引,能收進這兩個索引的期刊代表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
要怎麼查一篇期刊是否為SCI或SSCI journal呢?有幾種方式:

一:到官方網站查詢
SCI: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gi-bin/jrnlst/jloptions.cgi?PC=D
SSCI: 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gi-bin/jrnlst/jloptions.cgi?PC=J

拿SSCI作例子好了,我想知道Foreign language annals 這本期刊是不是SSCI期刊,我就試著進搜尋畫面,打上foreign (大小寫均可)。
只打一個TITLE較好搜尋


二:http://publik.tuwien.ac.at/info/sci_search.php?lang=2 這是支援模糊查詢。
三:利用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 資料庫 (需訂閱)
http://admin-apps.isiknowledge.com/JCR/JCR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重要統計數字

重要統計數字

東協區域內6.2億人口及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2.2億美元


APEC已有21個成員,APEC占全球GDP的比例高達55%,全球貿易則占40%,而APEC之間的貿易達67%,僅比歐盟之間的貿易少1%。
APEC之間的貿易比例相當高,多半來自於私人部門所驅動,APEC的多項倡議以及APEC會員經濟體之間已達成37個區域貿易協定亦為重要因素。
資料來源:APEC通訊第125期,99年2月,
http://www.ctasc.org.tw/02publication/APEC-125__-p01.pdf